朱炳仁荣任华语诗盟荣誉主席盼再架“同源桥”连侨心!
11月8日,“2024华语诗篇大会暨桃花潭中华审美文明季”在皖南桃花潭盛大敞开。桃花潭,因李白的千古绝唱《赠汪伦》而名扬天下,盛会招引新诗潮代表诗人舒婷等很多诗人学者,共探华语诗篇与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立异开展。
著名诗人、文明学者、我国铜雕权威朱炳仁荣任华语诗盟荣誉主席、大会主席团联席主席。这位在铜雕范畴有着杰出成果的大师,以一起视角,把冷冰冰的金属舞动得流光溢彩。
在当晚的原创诗篇著作朗读会上,著有《云彩》《乡语》《七面风》三本诗集的他亲身朗读了自己的自创诗篇——《云彩》,厚意表达对祖国一致的期盼,传达对中华文明深重的爱与敬仰。
2012年,一场名为“‘乡愁’会‘云彩’: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的盛事在北大拉开序幕。朱炳仁,这位素日里与铜打交道的匠人,竟也拿起了诗笔,与文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同台“对诗”!
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现场 余光中(左二)、谢冕(右二)、朱炳仁(右一)
华语诗篇联盟终身荣誉主席、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也见证了这场“乡愁会云彩”的盛会,并对朱炳仁的诗篇创造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为他的诗篇将坚固的铜材变得柔软而有生命力,完成了“百炼钢变成绕指柔”的艺术奇观。
2007年,朱炳仁独具匠心,规划“同源桥”横跨海峡,由杭州灵隐禅寺赠予台湾中台禅寺,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座标志两岸友谊的桥梁,成功促进两岸民间沟通。
时隔十七年,在2024华语诗篇大会论坛上,朱炳仁再次以诗人的身份发声,提出了以华语诗篇为桥梁与枢纽,衔接两岸三地以及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心灵的建议。
他动情地表明,将为桃花潭捐献一个亲身创造的铜亭作为“诗仙亭”,并建议制作一座铜质的“同源桥”,以此标志华语诗篇是衔接海峡两岸同胞和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心灵之桥,促进祖国的一致与中华民族的巨大复兴,一起推进中华文明在全球的传达。
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在李黎主席和朱炳仁等多位在场诗人的一起提议下,整体与会代表都赞同将上述构思构成“2024桃花潭华语诗篇大会一致宣言”。
此次大会在诗意盎然的桃花潭畔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只展示华语诗篇的灿烂魅力,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酷爱与传承。信任在未来的日子里,华语诗篇可以持续发扬光大,成为衔接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