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海峡过元宵这个台湾沟通团敞开杭州之旅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光闹儿童 。”正月十五,正值元宵,由台湾的书画家和高校师生代表们组成的“荷和梅美”文明沟通团跨过海峡,来到杭州塘栖古镇共度佳节。
杭州丁山河村的“美好宅院”里,一场独具匠心的风俗体会之旅正在敞开。“加油!再使把劲!”人群之中,只见台胞们双手紧紧抓住臼槌,高高举起,又重重地砸向石臼里的糯米团,每一次捶打都让糯米团变得更紧实。空气之中,年的滋味扑面而来。品味着亲自制造的香糯年糕,台生何一欢喜不已,“年糕软软糯糯的,和台湾的麻糍很像,感觉就像家的滋味。”
第一次来大陆的台生李昕庭则被一旁五颜六色、生动形象的米塑所招引,她走到桌前,学着乡民奶奶的姿态拿起一块糯米面团,企图捏出心中所想的猫咪形状,可面团在她手中却有些“不听话”。“小姑娘,别着急”,合理她着急之时,乡民奶奶一边手把手演示,一边耐性解说。李昕庭的猫咪初现雏形,一老一少,也因米塑结缘。
不远处,正制造“乌兹”的大锅前热火朝天,青菜、年糕、粉丝、豆腐顺次下锅,“滋滋”的动静、浓浓的焰火,让元宵盛宴更增一份焰火气。食材在锅中翻滚、融合,诱人的香气引得台胞们刻不容缓地想要品味这道暖胃又暖心的美食。
李昕庭认真地在灯笼上画了一朵怒放的梅花,“在台湾过元宵,咱们也会看花灯,但今日自己制作灯笼,感觉分外有意义。”换上高雅的汉服,戴上精美的珠钗,拎着亲手制作的灯笼,行走在古镇里,台胞们似乎“穿越”时空。“我很喜欢古风的扮相,感觉自己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相同。”
台湾书画家吴琼娟则沉浸在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极具巧思的铜雕著作之中,“这些铜雕著作真的太震慑了,有艺术的感觉,也很有文明的意味,之前很少能看到如此精深的铜雕艺术,真的大开眼界。”
夜幕降临,古镇的灯光与月光相互辉映,我们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共享起这一天的美好记忆。不少人现已刻不容缓地想和在台湾的朋友们共享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大陆的景色真的很棒很漂亮,并且来大陆只需要一张台胞证很便当。”何一等待能有更多台湾朋友也能亲自来到大陆,“必定不虚此行!”
据悉,元宵节后文明沟通团的台胞们还将齐聚“台青美术家创造基地”,与当地美术家举行雅集,并进行采风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