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杭州网小记者体会非遗年画
龙年新年,非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12月30日上午,杭州网小记者来到上城区非物质文明遗产馆体会用雕版印刷术制造年画。此次活动由上城区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中心、上城区文明和广电旅行体育局主办,是“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是我国老百姓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粘贴、装修环境,含有祝愿新年吉利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带领孩子们进行此次活动的是我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文学学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美术学硕士,工艺美术师,上城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洁。
杨洁以印刷术为切入,给孩子们介绍了印刷术和年画的联系和不同朝代年画的特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印刷术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创造之一,但知道最多的是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但最早的雕版印刷其实出现在唐朝,古代年画的批量制造一般便是运用雕版印刷制造的。”在教师详尽的解说下,孩子们对年画逐步有了了解。
怎么用雕版印刷的方法制造年画?杨洁给孩子们介绍了拓印年画所需求的东西以及拓印年画的技巧。在给年画上色时要用扑的方法,不然简单把色彩擦掉;用纸拓印时要坚持相对停止,不然图画简单花……在教师的解说演示后,孩子们摩拳擦掌。
轻扑上色、铺好白纸、倒扣模板、敲打拓印……通过一系列工序,一张张年画被孩子们制造出来。本次活动杨洁不只给我们预备了不同图画的年画,还预备了许多空白书签,让我们在制造完年画之余,还能制造自己的专属书签。
“今日的活动挺好的,让孩子学到了许多关于我国印刷工艺的常识,了解了我国印刷的来源,开展以及现代印刷的工艺。现场教师生动的解说和演示,让孩子更快地学到了怎么拓印的进程,孩子在体会傍边也挺高兴的。”任芷冉妈妈告知记者。
据悉,上城区文明和广电旅行体育局联合各街道从元旦假期开端继续至2月24日(阴历正月十五),将连续推出“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活动将以知味观中式点铜雕、点茶、篆刻、剪纸等100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选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让大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赏非遗精品、观风俗技艺、学非遗手工,过个年味十足的“非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