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去这个网红打卡地看绒绣版“吃豆人”和“蛇尖上的我国”属相展
蛇年新年假期,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你会发现80年代诞生的游戏IP“吃豆人”,居然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绒绣”版……在这个网红打卡地,无论是“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行项目”仍是蛇属相艺术大展,都把非遗与游戏、动漫IP相结合,以创意著作传达民间传统文化。
该展由“非遗共创艺术展”与“非遗大师体会课”构成,敞开至2月9日。“非遗共创艺术展”汇聚了上海绒绣、上海剪纸和碑文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等各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匠心之作。展出的上海剪纸著作展示了海派特征,体裁广泛,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在她们的手指开合之间变成绘声绘色的美丽图画。
在“非遗大师体会课”上海剪纸体会课程中,参与者在传承人胡月溦的指导下,脱稿完结“乐”字和兴趣小动物剪纸著作,体会海派剪纸的灵敏多变。而由上海图书馆传承维护的碑文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体会课程,相同为参与者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妙趣体会,在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维护修复部张品芳团队的演示与指导下,参与者不只了解、学习碑拓东西的使用方法,还亲手完结一张拓片的制造。
上海绒绣体会课上,传承人包炎辉和参与者一同,一起绣制完结了35幅“吃豆人”的形象。《吃豆人》是万代南梦宫旗下经典街机游戏,最早于1980年推出。
与此同时,正在举行的“蛇属相艺术大展”汇聚了270件(组)“蛇”属相艺术著作造型心爱、可喜,其顶用盘扣(中式服装制造技艺)、海派剪纸、海派玉雕等非遗技艺打造的蛇,有适意的、有拟人的、有超乎常人幻想的蛇形与蛇魂,观众在这些著作中能看到“蛇尖上的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