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民间近百年 圆明园大水法石鱼回家(组图)
似乎是赶在圆明园300年生日之际,10件流落民间近百年的散佚文物总算回家。“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典礼”也将于今晚8时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办。音讯传出后,究竟是哪些宝物物件回来,引起多方重视。记者经过多种途径,揭开了这10件文物的奥秘面纱。
据泄漏,此次回归的10件文物全部是石雕构件,其间绝大部分坐落被焚毁前的西洋楼修建群落。10件中最为宝贵的当数一对具有西洋风格的吐水石鱼,两条汉白玉石鱼巨细共同,身长125厘米,高58厘米。据专家考证,这对石鱼本来坐落现在圆明园的标志性修建大水法前,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开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而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前史。圆明园遭劫后,这对石鱼于上世纪20年代末流落民间,今日总算被有识之士无偿送回了家。一起回家的其他8件石刻文物包含台阶、栏杆、底座等,是由北京电教馆送回的。8个构件中,有6件因雕有精巧的西洋斑纹,被估测为西洋楼的护栏等,另两件为中式雕栏。
“这是近20多年来,初次成功‘要’回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发现石鱼的我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慨叹地说,“今日,该着它们回家了。”(北京晨报/记者姜葳)
·请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令和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互联网安全的决议》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办理规则》。
·请注意言语文明,尊重网络品德,并承当全部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直接引起的法令责任。
·宣布本谈论即标明您现已阅览并承受上述条款,如您对办理有定见请向新闻跟帖办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