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涛——第九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著作展暨一门三杰寿山石雕艺术传承展
西泠印社、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委统战部、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州播送电视台
协办单位:台湾印社、台湾中华印石艺术保藏协会、台湾友生昌艺术空间 、终南印社、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福建省寿山石文明艺术研究会、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
篆刻,滥觞于先秦,连绵3700余载,演化立异,铸就了篆刻艺术。从实用到审美,从粗放到精妙,从记事凭信到抒发言志。中华篆刻艺术的共同魅力在于方寸之间,传万世风神;朱白交织,辉映前史见识;神韵凝集,尽显天地奥妙。游刃赋石,看似一艺,实藏深意。
海峡为桥,以印结缘。近十年来,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好像文明热流,收成嘉评如潮,成为两岸文明沟通的重要津梁。篆刻与摩崖题刻,同以刀锋镌刻永久,一方寸间凝精华,一石壁中显神韵。甲辰龙年,作为国台办2024年对台要点沟通项目之一、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第九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以福州鼓山朱熹摩崖题刻“天风海涛”为主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5周年,获两岸很多爱好者呼应,来稿广泛全国。
精心遴选,1421件投稿中,340件锋芒毕露,140件佳作露脸。著作或新鲜朗润、或古拙雍雅;或灵动潇洒、或雄壮豪宕;或精约简练、或繁复富丽。形、势、神、韵,在词讼之间,相生相谐,尽显风貌。
同期展出的还有“一门三杰”寿山石雕艺术传承展。林亨云、林飞、林东父子三人皆为我国工艺美术大师,独步艺坛,各领风骚。林亨云的熊,憨态可掬;林飞的姝媛,丰姿绰约;林东的弥勒,吉庆吉祥。父子三杰在各自范畴以特殊技艺和共同才思,在岁月中精雕细琢,书写了我国工艺美术界的永存传奇。此次展览规划之大、著作代表性之高、寿山石雕文明根由之深沉,一览无遗。
以艺术为光,凭方寸之印,展壮志豪情。祈愿嘉友相携,步入艺术殿堂,感触“天风海涛”之雄壮,领会中华文明之绮丽,见证传统艺术之重生。
瑰珉无言最可人,独具匠心石生花。寿山石雕,韶光的凝练,文脉的连续,映射着中华民族的才智与幻想。千载流通,艺海扬帆,人才济济,灿若星斗。其间,林亨云、林飞、林东,父子三人,皆为我国工艺美术大师,如此荣誉,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罕有其匹。
父亲林亨云,以熊为魂,雕刻雄风万里。熊戏百姿,怒也罢,嬉也罢,行亦或卧,每一个瞬间都凝固着憨态与力气,每一缕刀痕皆是对天然的敬畏,对生命生机的热心赞扬。
长子林飞,以仕女为骨,勾勒柔情似水。玉姝倩影,坐也罢,立也罢,怨亦或诉,每一种娇姿都洋溢着韵律与情思,每一根线条皆是对女人美的寻求,对人道深处的温婉发掘。
次子林东,以传统为脉,写就笑口常开。传统人物,嗔也罢,喜也罢,笑亦或思,每一张面孔都透露着情味与才智,每一件著作皆是对日子的调查,对传统精华的传承发扬。
一门三杰,各展所长,各领风骚;传道授业,门生芳香。他们的词讼之下,体裁纵连古今,风格横贯东西,不只唤醒了石材的生命,更据守了艺术的传承。寿山石雕艺术传承展汇聚了三位大师的巧思妙构,每一件都是游刃功夫的出现,审美布局的调和、情感思绪的丰厚、东方文明的神韵在美石国际悠然流动,隽永漫长。
石无言,意蕴深;匠有心,艺无疆。领会一门三杰的艺术境界,沐浴石之光华,品赏美之意蕴。